所属分类: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25-03-10
中国香港ESG趋势
积金局举办研讨会探讨强积金可持续发展前景
2月24日,积金局举办研讨会,与强积金业界探讨可持续投资的发展和策略,亦向强积金受托人发出通函,就如何加强强积金计划内的「环境、社会和管治」(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简称ESG)基金的透明度提供指引,进一步增加计划成员对ESG基金的理解,以便他们作出投资决定。
积金局今日向强积金受托人发出的通函,要求受托人加强披露有关ESG基金的资料。受托人除了要在强积金计划说明书披露基金的ESG重点、投资策略,以及监察相关基金是否达到设定ESG重点的量度机制,亦须定期评估达致基金设定ESG重点的程度,并於其年度管治报告就此作出披露,让强积金计划成员可以评估基金的有关表现是否符合期望,进一步提高整体透明度。
来源:https://www.mpfa.org.hk/sc/info-centre/press-releases/20250224
联合洞察:继2021年证监会发布ESG基金披露新指引,要求上市及非上市ESG基金产品加强信息披露后,积金局此次进一步向强积金受托人发出通函,要求提升MPF计划下ESG基金的信息透明度。这让雇员能更清晰了解其MPF投资如何运用ESG数据筛选股票及其ESG效益。例如,目前5个ESG强积金计划中,2个追踪恒指ESG增强指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ESG风险评级降低22%(相较恒生指数)。此举有助增强供款人对ESG基金的信心,并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投资的发展。
全球ESG趋势
欧盟建议汽车制造商更灵活地遵守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欧盟委员会提议,允许欧洲汽车制造商在三年而不是一年内达到二氧化碳(CO2)排放目标,从而为达标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她将在三月份提出一项二氧化碳标准法规修正案,旨在为汽车制造商实现其目标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
来源: https://www.chinadailyhk.com/hk/article/606019
联合洞察:欧盟委员会提议延长汽车制造商达到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期限,从一年调整为三年,这一举措体现了欧盟在环保目标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考量。短期内,这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缓解了其在技术转型和供应链调整中的压力,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紧张和能源转型背景下。然而,从长期来看,欧盟仍需确保这一灵活性不会削弱其减排承诺,避免延缓向绿色交通的转型进程。
联合国自然保护会议敲定 200 亿美元计划,到 2030 年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5 年 2 月 27 日,各国政府在罗马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为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KMGBF)筹集所需资源。
该协议设定了到 2030 年每年至少筹集 2,000 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到 2025 年每年筹集 200 亿美元的国际资金,到 2030 年增加到 300 亿美元。该协议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21 条和第 39 条建立了永久性金融机制,并寻求改进现有的金融工具。
缔约方还最终确定了一个监测框架,以跟踪全球和各国在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23 项目标和 4 项具体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新框架确保决策者能够解读数据,并在全球范围内汇总数据,以衡量执行情况。
来源: https://esgnews.com/un-nature-meetings-finalize-200b-plan-to-protect-biodiversity-by-2030/
国内ESG趋势
国家能源局发布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汇编和典型案例汇编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总结近年来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和有效经验做法,引导鼓励行业企业节能降碳,促进高质量发展,我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炼油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等单位,开展了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和典型案例的征集。
经专家评审、公示,形成了《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汇编》和《炼油行业节能降碳典型案例汇编》。
来源:https://www.nea.gov.cn/20250305/9fb4f96d15374b0385b1701747f1bdef/c.html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坚持“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金融精准支持提供依据。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_国务院文件_中国政府网
联合绿色公开完成的可持续金融认证项目